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

布拉格的春天-在莫爾道河聽交響樂


20077月搭了15個小時的飛機。清晨7點半開始從維也納邊境到捷克,沿途幾乎全是牆面剝落失修的小鎮,看得出捷克的貧困,尤其看到的鄉村小車多半又舊又小,人民的穿著樣式非常簡陋,很像台灣鄉下歐巴桑穿的統式服裝,且捷克人不太懂得打扮,看得出物質上曾經貧困、封閉多年的滄桑。但僅管鄉下如此,途中風景怡人,有青翠的綠林,有發黃待採的小麥、有乾黃的牧草、有金黃的向日葵園。
還常常看到在一望無際的黃色田園上,錯落幾棵或僅有鶴立雞群的綠樹,景致很特別。至於房舍上,只要是稍有財力的家庭,屋牆的顏色會塗得非常漂亮,有鵝黃、淺黃、淺綠、淡核、米色、淺橘、粉紅,屋頂絕大多數是紅瓦,窗戶則會在周邊塗著白整齊的白框。

人骨教堂/庫特納荷拉小鎮的草藥酒

沿途看得出過去受到共產主義的摧殘,留下的破舊與後退不過年輕一代已經突破現況,非常積極進取我們先到人骨教堂參觀然後到庫特納荷拉小鎮,雖感受到遊客不多,很多建築物破舊,但因為乾淨,而且很懂得善用櫥窗的布置,及用門框的裝飾,相當有特色。為了回去讓學生體會美學,我拍了好多櫥窗的相片,這也是減輕我每次旅行恐懼症方法,如果只是單純為了玩,我會因為害怕搭機而意興闌珊,但有使命後,就變的有目標而忘記搭機的辛苦。

在銀礦小鎮上我吃了Light and Dark beer,及一種喝了會喉頭發熱的草藥酒,在那個簡潔的餐廳中,只用白牆與深褐色桌椅的布置中,仍蘊藏簡潔的美學,另外也發現他們房子的牆很厚,有兩個手掌張開的厚度,所以僅管外面破舊,仍可看到家家戶戶的門窗用各種花紋的白紗窗簾布置,及在窗台裡外種著色彩鮮豔的花朵盆

齋,也因有這般厚實的牆,可以利用一部份做櫥窗擺設。我發現只要家中經濟許可,他們一定會用鮮豔的油漆裝飾外牆,並在窗台走廊種花。

然而到了布拉格的市中心印象大變,當在舊城街道繞行時,破舊的建築讓人懊惱,彷彿來到廢墟,而且是色彩老舊,黯然失色的老城。

布拉格的民主與現代

想不到進入每天盤價高達320歐幣Palace飯店(但對旅行團會打七折),看到裡面水晶弔燈與光彩耀眼、用桃木色水晶板裝璜的大廳,失落的感覺立刻一掃而空,隨後到舊城的胡斯廣場與紀念碑,看到天文古鐘與環繞廣場一棟棟色彩不同,形狀風格不同的建築(有14世紀


18世紀的建築)及絡繹不覺的人群,我看到布拉格未來資本化的春天。他們販售很多的水晶玻璃器皿,與陶製的壁飾與人像,造型千百種,深具地方特色。雖然平均收入約台幣二萬元,但年輕人的積極奮發,讓我看到曾經因共產主義落後的14世紀大帝國,浴火重生,僅管人民物質生活不富裕,但文化與美學的歷史厚度是卻相當深厚。

民族運動-布拉格之春的廣場在國家博物館前的大道,當初學生抗議成為蘇聯的附屬國,而自焚的學生據說是抽簽抽到迫不得已。

在捷克讀書是不需要錢的,但過去因生活壓力,許多大學招不到學生,如今卻有許多人開始讀大學。
據導遊說,捷克目前最大的工業就是汽車,每年產60萬量,國內只銷10萬量,且此公司已被國外汽車公司併購,而台灣的鴻海與仁寶是他們很大的經濟來源。

雖然捷克已經是歐盟25國之一,但要完全加入,需等到2012年,且因電腦化不夠完善,所以仍未成為深根簽證的一國。

到捷克一定要到布拉格,並搭船沿著莫爾道河,穿過查理橋,遊覽河邊的建築與風光,布拉格分為舊城與新城,舊城13世紀就非常的繁榮,特別是胡斯廣場、廣場的天文老鐘、皇宮區、附近的黃金巷,與巷裏卡夫卡的住處,是遊客非到不可的景點。新城則是充斥著現代的建築與商店,讓我看得樂不思蜀。

卡洛威瓦利的溫泉餅

在台灣,一般的溫泉都是用來泡澡,但是在卡洛威瓦利,他們的溫泉有醫療的治病功能,須先預約並由醫生開診斷書確定泡澡的種類,才能下水,另外還可以品嚐,

只是要先買杯,喝起來有很重的鐵味。他們有所謂的溫泉餅,很像一般熟知的薄煎餅,由於質地酥軟,又甜度適中,很好吃。當晚我們住在曾是醫院的普普飯店,很多名人都曾在此住宿,他們的照片掛在走廊上,讓我也覺得與有榮焉。普普飯店裡面舖著紅地毯,外邊是白色建築,飯店外沿著河,可以看到許多名品店。但因為下雨,遊客不多。

庫倫諾夫的彩虹之約

在捷克令人印象最深的城市就是興盛於14世紀的庫倫諾夫,這城有伏爾塔瓦河環繞,又有一座粉紅為底色的彩虹城堡,景色優美,連女兒都覺得這裡不像是人間,

很像是虛幻的城堡。要不是曾經發生駭人聽聞的謀殺案,一位貴族的私生子因瘋狂殺了理髮師的女兒,否則真會讓人以為置身在天堂。這個在西元1302年,由羅森保家族管理的小城,也被稱為南波西米亞的玫瑰,1992年因為美如仙境的景緻,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。

米其林二刀叉的豐盛餐宴

布拉格約有120萬人,在布拉格我們有天中午到一家餐廳吃米其林二刀叉的(米其林有一刀叉、二刀叉、三刀叉、一星、二星、三星)餐廳,價位為30多元歐幣,據說若要吃三星級的米其林須要100歐幣起跳。
據說某位老闆,吃一頓要1000歐元(三星級),住一睌要4000-5000歐元。到奧地利聽地陪說,在奧地利若有十五年工作的資歷就可以申請公民(原則是要證明可以養活自己),其稅負很高,年收入超過5萬歐元者,稅率為50%(其它為42%32%,低於1萬歐元者不用付稅),目前維也納市區的房價一坪約44萬台幣,其從最早的九區變成十九區,現在為二十三區,GDP雖為3萬美金,但實際上平均收入為每月1800歐元,老人年金則每月2萬多台幣。在捷克喝可口可樂一瓶為30台幣,在維也納則要80台幣。



薩爾茲堡的莫扎特故居

奧地利最偉大的國王之一為瑪利亞特蕾莎,雖繼位時曾使國家打了8年的戰爭,但他在位後則鼓勵全民受教育、設立大學、全學德語、行政權與財務分開,避免貪污,改革刑法,鼓勵醫學臨床與理論結合,在位38年,深受愛戴。他的兒子也作很多改革,如建立大眾醫院、簡化喪禮,不過和他母親截然不同的是,他不喜歡莫扎特,並禁演許多莫札特的作品。

奧地利73%的人自認為天主教徒,其小學、國中、高中各四年,都不用學費,書費90%由政府負擔,大學一年約758歐元,他們的教育著重在語言、文史,物理化學的科目一星期才各一堂,英國則有三堂。

在奧地利除了住在最有名的維也納,我們還到莫札特的故居-薩爾茲堡(Salzburg),這個地方有一條鹽河薩爾河(Salzach)流貫,著名的指揮家卡拉揚的白色故居就在河道旁,不過據說他死後已賣給一位銀行家。在此可以看到巴洛克的建築風格,色彩以灰藍的屋頂及白色的牆面為主,我們還撘纜車到山上,建於1077年,為了抵禦外武的霍敦薩爾茲堡參觀並用餐。在至高點俯視薩爾茲堡,藍天白雲,淡藍帶狀的河流與灰藍鮮白的建築,讓人心曠神怡。附近還有真善美拍片的景點,米拉貝爾花園,與深入德奧邊境的鹽礦。

五大湖區聖渥夫崗


我們還到美不勝收的五大湖區聖渥夫崗附近的餐廳吃中飯,坐在鄰湖的戶外陽台上,面對著湖泊的清澈與兩座三角狀的山岩,真希望自己可以長駐此地。不過頑皮的兒子因到陽台下的船屋玩水,不料滑入水中,全身溼透,我們放鬆心情安靜吃飯的時間並不長,趕緊為他到車上找衣服。此外我們還到聖吉爾根鎮真善美電影中拍攝結婚的教堂、原為修道院的飯店住宿。


市立公園的小史特勞茲金人雕像

在維也納我們住在市立公園對面的希爾頓飯店,公園裡有一個由金箔打造的小史特勞茲的金人雕像,也是遊客必到之地,我們有幸住在他的對面,透過地利之便,一大早就到此拍照。

霍夫堡皇宮的音樂會

最後一晚到英雄廣場前的霍夫堡皇宮的音樂廳聽音樂,一張票52歐元(旅行團打七折),時間70分鐘,從8點半聽到近10點,該樂團-維也納霍夫堡皇宮交響樂團(Wiener Hofburg Orchester多半中老年人,只有一位女性,首席小提琴手年紀雖約60,但拉琴時沉醉其中,曲樂如行雲流水,流暢自若,但為了避免沉悶,中間插了一些搞笑的表
演。我因坐在前三排,除了氣惱一些遊客拼命用閃光燈拍照,基本上很享受過程,不過先生表示他聽了還是覺得很睏。

這次旅行見識到捷克帝國時期的繁華與共產後的沒落,並對照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」(米蘭.昆德拉)一書中描述俄羅斯軍隊進入布拉格後的情景,及想像書中主人翁面對生命轉折的認命與無奈。

旅行最貼切的感受就是先閱讀該國文學家的作品,屆時再相互印證。當看到布拉格絡繹不絕的觀光遊客,襲上心頭的則是赫拉巴爾一本著作的標題「過於喧囂的孤獨」,因為這正是當時遊歷布拉格最深的感受。
2007/07/28布拉格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